📖 法規第一章 人身保險契約
📌第一節 保險契約的成立要件
1 訂立契約的雙方當事人「必須具有行為能力」
☝️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無行為能力,其所為之意思「表示無效」,
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為意思表示,並代受意思表示
☝️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「有限制行為能力」,
其所為意思表示及所受意思表示,「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」
(但純獲法律上利益,或依其年齡及身份、日常生活所必需者,不在此限)
(若子女未滿七歲,須由父母代簽子女姓名及在法定代理人簽名欄位上親自簽名同意;
七歲以上未成年者,則由子女本人親簽,父母僅須在法定代理人簽名欄位上簽名同意)
2 意思表示一致
任何一種契約均由「相對的雙方」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
3 支付對價
4 合法、不違反公序良俗
📌第二節 人身保險契約的當事人
所謂當事人就是身當其事的人,任何一種契約均由相對的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
一 保險人(賣方/法人)(收錢賠付)
☝️在保險契約成立時,有保險費的請求權;
在承保危險事故發生時,負擔賠償義務
/經營人生保險事業的人必須是法人
/保險業組織以「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合作社為限」(社員人數不得低於500人)
/113年1月底止,合計有21家經營壽險業務的組織,且均為股份有限公司
/為保障被保險人的基本權益,並維護金融安定,
應提撥資金,設置財團法人「安定基金」
📎保險公司投資於每一外國地方政府發行或保證債券的總額,
不得超過保險業經核定國外投資額度5%
📎保險業應按資本或基金實收總額15 %,繳存保證金與國庫
📎保險業於完納一切稅捐後,分配盈餘時,應先提20 %為法定盈餘公積
📎保險業自有資本與風險資本的比率,不得低於200%,
所稱資本嚴重不足,是指資本適足率低於25 %
📎保險業不動產的投資,以所投資不動產即使利用並有收益者為限,
其投資總額除自用不動產外,不得超過其資金30 %
📎保險業資金購得金融債券,可轉讓定期存單,
其總額不得超過該保險業資金35 %
📎保險業辦理國外投資總額,最高不得超過各該保險業45 %
二 要保人(買方/法人/自然人)(付錢)
👉在契約「生效前」繳交保險費的人
/對保險標的「具有保險利益」
/「自然人、法人」皆可為要保人,只要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
/無行為能力人「由法定代理人代為意思表示」
/限制行為能力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,「所為的單獨行為無效」
/無行為能力之人或雖非無行為能力之人,但訂立契約時,
係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者,「其所訂立的契約無效」
/保險契約由代理人訂立者,應載明代訂之意旨
/要保人破產時,保險契約仍為「破產債權人」的利益而存在
📌第三節 人身保險契約的關係人
一 被保險人(出事/自然人)
(契約所保障的人)(不能是法人)
👉以其「生命或身體」為保險標的,
並以其「生存.死亡.傷害.疾病.老年」為保險事故的人
☝️要保人以他人為被保險人,須對被保險人有保險利益,
訂立死亡保險契約者尚須「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」,「並約定保險金額」
/以未滿15歲之未成年人訂立的人壽保險,除「喪葬費用給付外」,
其餘死亡給付之約定於被保險人滿15歲時始生效力
/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者為被保險人,除喪葬費用給付外,
「其餘死亡給付部分無效」
二 受益人(領錢)
(獲得保險金之人)
☝️保險法第13條:死亡保險契約未指定受益人,其保險金「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」
保險事故發生,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
「受益人的指定或變更」屬於要保人的權利
/受益人無人數限制,法人也可以,受益人請求保險金時「以生存者」為限,
胎兒亦得為受益人(以非死產為限)
🖍️要保人指定的受益人,請求保險金時以「生存者」為限,
若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,要保人可另指定受益人
👉受益人產生的方式:
1 約定姓名
2 指定關係
給付其所指定的受益人一人或數人,不限於指出受益人的姓名,類名亦可
(受益人經指定後,要保人對其保險利益,
除聲明放棄處分權責外,仍得以契約或遺囑處分之;
受益人的變更,雖無須保險人同意,「但非經通知不得對抗保險人」)
3 法定
☝️保險法第45條
受益人有疑義時,推定「要保人」為自己之利益而訂立
🖍️滿期金、身故保險金受益人:由 要保人指定
🖍️失能、醫療保險金受益人:限 被保險本人、且不得事後加以變更
🖍️年金保險受益人:於被保險人「生存期間」為「被保險本人」
🖍️分紅保單之紅利:若未特別指定給予何人,原則上由要保人領取
📌第四節 保險契約的基本六原則
一 保險利益原則(可保利益)(誰怕誰不見)
要保人對於被保險人的生命或身體因具有「利害關係」,
而可享有的合法經濟利益
1 本人或其家屬
2 生活費或教育費「所仰給之人」
3 債務人
(債權人僅能於債務人所欠的債務金額內具有保險利益)
4 為本人管理財產或利益之人
要保人對於保險人之書面詢問,應據實說明
☝️法律上規定保險契約須有保險利益之存在,主要目的:
1 避免賭博行為的發生
2 防止道德危險的發生
二 最大誠信原則
☝️要保人有為隱匿或遺漏不為說明或不實之說,
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人對於危險估,「保險人得解除契約」
☝️自保險人知有解除原因後「1個月內」,
或自契約「開始日」起經過「2年」不行使而消滅
☝️契約「一經解除」,則溯及訂立時「自始無效」,
且保險人「無須返還」其已收受的保險費
三 主力近因原則
☝️導致被保險人死亡或受傷的「最主要或最有效」的原因,
而不是指「最直接或最接近」被保險人死亡的原因,
類似民法上的相當因果關係
四 損害填補原則(人的身體無法用價格衡量)
👉指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發生所受的損失應該獲得賠償,
而此賠償金額必須使被保險人在經濟上,恰好能恢復至保險事故發生前的狀況
(損害填補原則及分攤原則,
僅部分適用於人身保險- 實支實付型健保商品較適用)
五 分攤原則(也叫攤派原則)(公司對公司)
指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,在事故發生後對理賠金額,採取共同分攤方式
🖍️ 以上損害填補及分攤原則,僅部分適用於人身保險中時實支實付型的健保,
皆為了「避免讓被保險人不當得利」
六 保險代位原則(權利代位)
☝️僅適用於「財產保險」、不適用於人身保險
☝️保險人與給付賠償金額後,代位行使「被保險人」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
(不需被保險人的同意)
☝️但保險法第103條:
人壽保險之保險人,不得代位行使「要保人或受益人」,
因保險事故所生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
3 保險契約的當事人為:
(1)被保險人與要保人(2)被保險人與保險人
(3)要保人與保險人(4)要保人與受益人
2 保險契約的關係人指:
(1)保險人與被保險人(2)被保險人與受益人
(3)要保人與受益人(4)要保人與被保險人
4 在保險事故發生時,保險人支付給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補償金額稱為:
(1)保險金額(2)保險價額(3)保險費(4)保險金
3 依保險法第43條規定,保險契約應以
(1)要保書(2)體檢報告書(3)保險單或暫保單(4)送金單 為之
4 甲提供生活費或教育費給乙,則
(1)甲與乙互有保險利益(2)甲與乙互無保險利益
(3)甲對乙有保險利益(4)乙對甲有保險利益
4 有關保險代位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
(1)其主要目的在防止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的發生而獲利
(2)須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發生對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
(3)一般適用於財產保險(4)僅適用於人身保險
3 有關主力近因原則之敘述,何者正確?
A.類似民法上的相當因果關係;
B.常用於傷害保險與健康保險之賠償責任認定;
C.導致被保險人死亡原因有2個以上,
而每個原因有因果關係雖有中斷,其最先發生原因仍為主力近因;
D.即指最直接或最接近被保險人死亡的原因
(1)ABD (2)ABCD (3)AB(4)BC
4 人壽保險受益人之指定何者正確?
A.除自然人外,得指定法人;B.得指定一人或數人;
C.可同時指定自然人及法人;
D.訂立保險契約時得僅載明確定受益人之方法
(1)BCD(2) ABCD (3)ABD (4)ABC
4 有關受益人為維持契約效力代繳保險費之規定,何者錯誤?
(1)受益人領取保險金仍依保單所載順序及比例給付
(2)受益人代繳保費屬民法上無因管理
(3)受益人代繳保費,
不影響與其他受益人間對於保險金有連帶債權之關係
(4)代繳保費之受益人得要求保險人不得將保險金付給其他受益人
2 下列何者正確?
A.人壽保險之保險費可以訴訟方法請求交付;
B.利害關係人得代要保人交付保險費;
C.受益人經指定後,要保人對其保險利益喪失處分權;
D.受益人得於部分條件下將其利益轉讓他人
(1)BCD (2)BD (3)B(4) ABCD
3 下列何者錯誤?
(1)要保人可隨時終止保險契約
(2)受益人係經要保人指定,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
(3)失能保險金的受益人原則上為被保險人本人,
如要變更須在事故發生前
(4)受益人應在知悉保險事故發生後,於法定或契約約定期間內通知保險公司,
並檢具所需文件申領保險金
4 死亡保險在
(1)被保險人死亡或完全失能時(2)被保險人死亡、完全失能或生存時
(3)被保險人因意外死亡或滿期時
(4)只限被保險人死亡時 可領取保險給付
4 🪄有關受益人規定何者正確
A.因保險給付不同可區分為
滿期、身故、失能或醫療、年金及紅利等受益人;
B.為人身保險契約關係人;
C.保險事故發生時有權受領保險金,
而失能保險金之受益人不以被保險人為限;
D.與要保人對被保險人需有保險利益
(1)ABD (2)ABCD (3)BCD(4)AB
1 有關人身保險被保險人之敘述何者正確?
(1)債權人可以債務人為被保險人投保
(2)不可以他人身體為保險標的訂立保險契約
(3)被保險人可以為法人
(4)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間不須有保險利益
2 要保人對下列何者之生命或身體無保險利益?
(1)為本人管理財產或利益之人(2)債權人
(3)生活費或教育費所仰給之人(4)債務人
3 何者非要保人可指定受益人領取之保險金?
A.失能保險金;B.醫療保險金;C.終身壽險保險金;D.年金保險金
(1)BCD (2)ACD(3)ABD (4)AB
3 保險經紀人係基於
(1)保險人及被保險人(2)要保人(3)被保險人
(4)承保的保險業 之利益,
代向保險公司洽訂保險契約或提供服務而收取佣金之人
4 某甲為要保人,並以其歲之子乙為被保險人投保死亡保險契約,何者正確?
A.被保險人欄位須由乙親簽且甲應於法定代理人欄位簽名同意;
B.乙為無行為能力者,所以保險契約無效;
C.被保險人欄位由甲代簽乙姓名且於法定代理人欄位簽名同意;
D.乙於滿15歲前死亡,不得超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
有關遺產稅喪葬費扣除額之一半
(1)BD (2)AD(3)BCD (4)CD
2 人身保險構成的原則符合:
A.互相扶助的觀念;B.公平的危險分擔;
C.收支相等的原則;D.損失填補的作用 哪幾項?
(1)ABD (2)ABC (3)ACD(4)BCD
3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之敘述何者正確?
A.防止被保險人不當得利;B.須保險人有二張以上保險單才可能發生;
C.僅適用於人身保險;D.僅適用於財產保險
(1)ABC (2)BD (3)A (4)AD
2 分攤原則主要目的是
(1)確定保險人賠償責任(2)使被保險人不致不當得利
(3)使要保人不致不當得利(4)以上皆非
2 有關分攤原則敘述何者正確?
A.由保險代位原則延伸而來;B.又稱為攤派原則;
C.分攤原則指保險費之分攤應公平合理;
D.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不適用分攤原則
(1)ABD(2)BD (3)BC (4)ABC
3 下列有關保險代位原則之敘述,何者正確?
(1)人壽保險與產物保險依法均得代位行使請求權
(2)指事故發生時,由保險人代位行使被保險對第三人之請求權
(3)人壽保險不得代位行使請求權(4)以上皆是
3 何者非要保人可指定受益人領取之保險金?
A.失能保險金;B.醫療保險金;
C.終身壽險保險金;D.年金保險金
(1)BCD (2)ACD(3) ABD (4)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