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統的義式蛋白霜其實是必需要將糖煮成 115~120℃的糖漿,
再沖入打發的蛋白中將蛋白燙熟殺菌,
而且因為是使用加熱過的糖漿,
糖漿冷卻後的硬挺,足以將蛋白霜給撐起來
使得蛋白霜更加穩定,不容易消泡。
義式奶油霜比起傳統的奶油霜吃起來口感輕盈不膩口,入口即化!
不過製作義式蛋白霜最為困難之處在於煮糖漿這個步驟,
糖漿煮的溫度太高或不夠都會大大影響到蛋白霜的成敗!
如果沒有溫度計有個簡單的方法來測試溫度是否達到 115℃?
拿一個小花嘴沾一下糖漿,然後對著吹看看,如果可以吹出泡泡,
溫度就差不多 115℃,可以加入蛋白霜。
或是準備一杯冷水,看到糖漿已經煮到開始有大泡泡的程度
就將糖漿滴到冷水中,
如果滴入的糖漿馬上凝結成球狀,表示溫度差不多了;
如果滴入的糖漿融在水中就繼續煮~
義式蛋白奶油霜1 | |||||||||
Ingredients | % | ||||||||
1 | Water | 13 | 130 | 糖+水煮至115~120℃ | |||||
1 | Sugar | 26 | 260 | 蛋白的部分快速打至濕性發泡 | |||||
2 | EW | 15 | 150 | 糖水溫度到達時,沖入蛋白中快速打發 | |||||
3 | 白油 | 16 | 160 | 打至冷卻約35℃, | |||||
4 | Butter(室溫) | 30 | 300 | 續加入白油﹑奶油打發 | |||||
Total | 100 | 1000 |
這個配方使用了部份白油-主要是白油的打發性較好,還有就是成本考量了,
如果是自家人要吃可以選擇下面的配方!
義式蛋白奶油霜2 | |||||||||
Ingredients | % | ||||||||
1 | Water | 13 | 130 | 糖+水煮至115~120℃ | |||||
1 | Sugar | 26 | 260 | 蛋白的部分快速打至濕性發泡 | |||||
2 | EW | 15 | 150 | 糖水溫度到達時,沖入蛋白中快速打發 | |||||
3 | Butter(退冰) | 46 | 460 | 打至冷卻約35℃,續加入奶油打發 | |||||
Total | 100 | 1000 |
義式蛋黃奶油霜 (廚神版) | |||||||||
Ingredients | % | ||||||||
1 | Water | 14 | 140 | 糖+水煮至120~125℃ | |||||
1 | Sugar | 28 | 280 | 蛋黃的部分快速打至濕性發泡 | |||||
2 | EY | 10 | 100 | 糖水溫度到達時,沖入蛋黃中快速打發 | |||||
3 | Butter(退冰) | 48 | 480 | 打至冷卻約35℃,續加入奶油打發 | |||||
4 | 咖啡精 | ~ | ~ | 都打好了再加入咖啡精調味 | |||||
Total | 100 | 1000 |
這個配方是之前看廚神當道時抄的(還沒試),感覺好像還不錯!
這邊用蛋黃來做奶油霜,比較適合濃郁型的蛋糕,
最經典的就是歐貝拉了 Opera!
糖+水煮至 115~120℃
115℃時 蛋白快速打至濕性發泡,糖水溫度到達時,沖入蛋白中快速打發
(煮好的糖漿以不急不徐的速度倒入打發中的蛋白,
糖漿倒太快容易造成結塊現象,打至蛋白霜呈現光澤的挺立狀態,
這時其實溫度也降得差不多了)
PS 開始打發的時間點,要視毎個人的下糖溫度還有機器速度來決定,
也就是糖煮好,而蛋白的發度程度已可以開始下糖為主)
打到溫度降至約 35℃左右,再分次加入白油、奶油打發
( 35℃是個大概,基本上只要奶油加下去不會融掉就可以)
還有另一種做法是-
白油或奶油分別打發後,再加入蛋白霜拌勻!
奶油加入後再續打發一下即可
PS 少許香草精 or 白蘭地,可增添奶油的香味
很多時候做義大利蛋白霜失敗都是因為糖漿沒有煮好,
有時候可能煮的太過頭,糖漿溫度太高導致黏在鍋子中太多
倒入蛋白的時,糖漿太少份量不夠,
所以蛋白霜沒有辦法打到確實挺立
這樣加入奶油時就容易消泡
也就是 糖漿損失太多會影響打發,成品一定過於稀軟
奶油要回溫到軟,加入才不會有顆粒
Tip:
用不完的奶油霜,用保鮮膜封好,冷藏保存,大概可以保存 5天。
(或者冷凍,但既然是自己要吃,應該不會做一堆起來放吧!
畢竟還是現打的比較新鮮)
冷藏後的奶油霜會變得很硬,要用的時候,
提前拿出來自然回溫,然後用打蛋器攪打至順滑。
義式蛋白霜重新回溫後,攪打的時候因為還有些涼,
會出現分離的狀態,繼續攪打一下就會變滑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