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酸菌培養基之備製與乳酸菌培養 & 革蘭氏染色
實驗:
- 乳酸菌培養基之備製與乳酸菌培養
- 革蘭氏染色-乳酸菌觀察
- 石蕊牛奶分析
<實驗目的>
乳酸菌培養&乳酸菌觀察
<認識乳酸菌>
乳酸菌」是指能夠代謝糖類、產生 50%以上乳酸之細菌,
具有這些功能的細菌包括了:
乳酸桿菌 (Lactobacillus)、
鍵球菌 (Streptococcus)、念球菌 (Leuconostoc)等,
乳酸菌存活於酸性環境中,
不過如果太酸, pH值 < 3 則反而不利乳酸菌生長。
乳酸菌對營養需求特別嚴苛,除了作為能源之糖類外,
乳酸菌需要各種各樣的
氨基酸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,以維持其生長。
<菌名>
Lactobacillus brevis
<分類>
Lactobacillus brevis是 Lactobacillaceae科,Lactobacillus屬,
共有三十五種。
一般利用醣類發酵生成乳酸的細菌,總稱為乳酸菌,
以Streptococcus、Pediococcus、Leuconostoc、
Lactobacillus、Bifidobacterium 這幾屬較為重要。
Lactobacillus brevis中的 brevis是形容詞,意指短的。
<自然棲息地>
可存於牛奶、起司、sauerkraut (酸醃菜,一種德國泡菜)、
酸奶油、乾的牛糞、人或鼠類的嘴巴和腸道中。
<大小型態>
圓形短桿狀,菌體長度約 2-4μm,直徑約 0.7-1.0μm,
大部分是單獨存在或成短鏈狀,不生孢子,為 Gram positive,
無鞭毛,無運動性之通性厭氧菌,
若乳酸菌會運動則是利用鞭毛,但並不常見。
<適合生長環境>
乳酸菌適合的生長溫度 2-53℃,
最佳的生長溫度 30-40℃,
Lactobacillus brevis在 45℃以上不生長。
乳酸菌會產生大量的酸,
故適合生長於微酸的環境中,最適宜的 pH 5.5-6.2,
而有些乳酸菌甚至於 pH 5.0以下也可以生長。
<培養特性>
乳酸菌是一種對營養十分挑剔的菌,
需用複雜培養基來培養,
例如異質乳酸菌需要維他命B1,
且對營養的需求可大略當成每一種乳酸菌的特徵,
而 Lactobacillus brevis需存在於
維他命 B1、B3、B5、B皆有的環境下;
維他命 B6、B12則不需要。
<生化特性>
乳酸菌還原硝酸鹽的情況,只發生在較特殊的情況下,
如 pH = 6.0的情況下,
而 Lactobacillus brevis不還原硝酸鹽
且 Lactobacillus brevis不液化動物膠,
即不分解酪蛋白, 可依乳酸菌發酵的型式,
區分為同型(homo)乳酸菌和異型 (hetero)乳酸菌,
其中同型即指一分子葡萄糖發酵產生二分子乳糖,
而異型則是從一分子葡萄糖產生乳糖外,
另外副產生乙醇、醋酸、甘油及二氧化碳
(乳酸製造工業多以同型乳酸桿菌為主);
Lactobacillus brevis 為異型乳酸菌。
<致病性及應用>
各國研究報告指出-
乳酸菌能抑制腸道致病菌
(ex:Escherichia coli、Klebsiella pneumoniae )
於維持消化道機能,促進食慾;
並對免疫力的調節及人體營養素的吸收,有非常正面的幫助。
優酪乳中富含乳酸菌,而優酪乳有許多已被證明的效益,
包括
(1)改變牛奶的成份,增加牛奶的營養價值
(2)避免乳糖不耐症及牛奶過敏症
(3)對抗致病菌
(4)強化免疫系統
(5)抗癌
(6)降低膽固醇,預防心臟病及腦血管意外
(7)含活性B群維他命可供人體使用。
乳酸菌可製造 B群維他命以供給宿主使用,
以維持人體許多重要器官系統的功能,
前面所提優酪乳的功能,
可能有部份來自優酪乳所含的 B群維他命。
飲用優酪乳後,乳酸菌會與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等菌種
競爭營養及附著位置, 使這些致病菌則不易在腸道生存。
此外,乳酸菌可自行產生天然的抗生素,
其中 Lactobacillus brevis可製造 Lactobacillin及 Lactobrevin。
另外在 1890 年美國已應用乳酸菌,
使其產酸及增加風味,而有專利的乳製品。
Jensen and Paddock ( 1940 )
已開始研究利用乳酸桿菌製造乾香腸,
據稱乳酸菌在發酵香腸的製造上可縮短熟成時間,
防止缺陷製品及改善風味與質地。
/ 石蕊牛奶分析
牛奶中主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,
在牛奶中加入石蕊是作為
酸鹼指示劑和氧化還原指示劑。
石蕊在中性時呈淡紫色,酸性時呈粉红色,鹼性呈藍色,
還原時則自上而下地褪色變白。
<石蕊牛奶試驗>
包含乳酸醱酵、產氣、石蕊反應、乳凝塊形成、
蛋白分解、鹼反應等反應 ……
-乳酸醱酵
許多微生物能利用乳糖作為碳源,
當乳糖經 b-galactosidase作用後產生葡萄糖及半乳糖,
經 Embden-Meyerhof路徑變成 Pyruvic acid再轉變成乳酸,
藉由石蕊偵測,由於石蕊在中性時是紫色,
在近 pH 4時,其顏色為粉紅色,
若當乳酸形成,溶液會變成粉紅色。
-產氣
微生物的醱酵過程中會產生 CO2、H2,
若有氣體產生可以觀察得知。
-石蕊反應
一種氧化還原指示劑,
醱酵過程石蕊就像一個氫離子的接受者。
當時石蕊為氧化態時,則是紫色;
若在還原態時 (接受了氫離子),則會被還原成白色。
-乳凝塊
乃因蛋白質變性導致培養基凝集的現象。
-蛋白質分解
某些微生物藉由蛋白酶的作用來獲得其能量,
因此使得培養基中大分子蛋白質斷裂,而使液體變透明。
-鹼反應
具有分解蛋白質能力之細菌,
將酪蛋白分解成較小胜肽鏈,而產生鹼性的終產物,
使得培養基變成藍色。
<步驟>
1.將菌接於含有 litmus milk的培養液中。
2.37oC下, 24小時,觀察液體的顏色,以及培養液的黏稠度。
/ 塗抺平板法
在一旁的助教看我一直在拍照做記錄,
而我們因為都是第一次倒都有點怕怕的,
所以就示範一下他的手法-
左手拿著蓋子,右手拿著洋菜液快速倒入培養皿中(速度太慢會硬掉),
蓋上蓋子晃一下讓洋菜液平均即可!
/ 乳酸菌培養基之製備與乳酸菌培養
< 養樂多 & AB優酪乳 >
/ 革蘭氏染色- 乳酸菌觀察
革蘭氏染色法是 1884 年
由丹麥病理學家 C.Gram 所創立的。
革蘭氏染色法可將所有的細菌區分為
革蘭氏陽性菌 (G+)和
革蘭氏陰性菌 (G—)兩大類,
是細菌學上最常用的鑒別染色法。
該染色法所以能將細菌分為 G+菌和 G—菌,
是由這兩類菌的細胞壁結構和成分的不同所決定的。
G—菌的細胞壁中含有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類脂質,
而且肽聚糖層較薄、交聯度低,
故用乙醇或丙酮脫色時溶解了類脂質,
增加了細胞壁的通透性,
使初染的結晶紫和碘的複合物易於滲出,
結果細菌就被脫色,再經蕃紅複染後就成紅色。
G+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層厚且交聯度高,類脂質含量少,
經脫色劑處理後反而使肽聚糖層的孔徑縮小,
通透性降低,因此細菌仍保留初染時的顏色。
<實驗材料>
1、市售養樂多 & AB優酪乳。
2、染色液和試劑:甲烯藍 、碘液、酒精、蕃紅、油鏡油。
3、器材:載玻片、酒精燈、拭鏡紙、顯微鏡。
<實驗步驟>
(1) 塗片:
取潔凈無油污的載玻片一塊,
用牙簽取一滴養樂多 / AB優酪乳, 滴於玻片中心,
在養樂多 / AB優酪乳上加一小滴蒸餾水,
將之塗開為均勻薄層
(2) 乾燥:
讓塗片自然氣乾或將塗面朝上,
在酒精燈上高處溫火烘乾,使水分蒸發
(3) 固定:
手執玻片一端 將已乾燥的塗片,
在酒精燈火焰外層盡快的來回通過 2-3次,
殺死微生物,固定細胞結構便於染色。
待玻片冷卻後再加染色液。
(4) 染色:
(常用的鹼劑有甲烯藍、結晶紫、石炭酸複紅)
將塗片置於水平位置上,在整個塗面上滴甲烯藍染色液,
染色 1min左右
(通常染色時間的長短取決於菌體、染色液的種類和它的濃度)。
(5) 水洗:
染色時間一到,將玻片反過來,
用水細流沖洗塗片,洗至流下的水中無染料顏色為止。
(6)媒染:
滴加碘液,媒染 1min。
(7)水洗:
用水洗去碘液。
(8)脫色:
將玻片傾斜,連續滴加 95%酒精
脫色 30秒至流出液無色,立即水洗。
(9)複染:
滴加蕃紅複染 5min。
(10)水洗:
用水洗去塗片上的蕃紅染色液。
(11) 乾燥:
在空氣中自然乾燥,也可用吸水紙吸去載玻片上的水,
但應注意不能將濾紙在涂面上拖擦;
或者也可用酒精燈烘乾,較快。
(12)鏡檢:
鏡檢時先用低倍,再用高倍,最後用油鏡觀察,
並判斷菌體的革蘭氏染色反應性。
<實驗後的處理>
將浸過油的鏡頭-
a.先用擦鏡紙將油鏡頭上的油擦去。
b.用擦鏡紙沾少許二甲苯將鏡頭擦 2-3 次。
c.再用乾淨的擦鏡紙將鏡頭擦 2-3 次。
注意擦鏡頭時向一個方向擦拭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