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上次去上社大的課 , 好像已有三年沒去上了!
主要是做了天空藍之後 , 除了要忙早餐 , 還會接一些訂單 ,
有時候一忙 , 忙到晚上八、九點也是有的 , 後來就很少去上課了!
這次會去上主要是看到簡章剛好有想上的課 ,
所以就決定即使很忙也要排出時間來 !
加上最近爆發的塑化劑、黑心食品 , 讓人覺得還是自己做吃的比較安心!
前兩個月剛好是櫻桃盛產期 , 所以就試作了果醬 ,
也是找書或看一些網上的做法 , 但自已看書學做 , 沒有人指點
有些還是半知半解 , 所以剛好可以趁上課的時候跟老師交流一下!
來說一下典故:
醃漬蔬果是保存食物的最古老方式之一,羅馬人征服歐洲後,
從各地進口食材,用大型瓶甕作為儲藏容器,
來醃製洋蔥、檸檬、梅子、桃子、芳香藥草、根莖和花朵。
他們將醃漬食品浸泡在醋、油和鹽水混合的醃醬中,有時還加上蜂蜜。
醃漬也是因應大自然豐收的完美解決之道。
水果和蔬菜能「保存」在瓶罐中,為食物帶來另類風味。
總之 , 食用醃漬食品的主要優點 (當然也不要過量):
1.具特殊風味,增加食慾。
2.醃漬物含有比新鮮蔬果更高的維生素B含量。
3.含有機酸可調節身體機能,促進胃腸消化吸收。
4.醃漬物為鹼性,可中和人體之pH值。
5.醃漬物的纖維質可增強胃腸的蠕動性。
另外一點就是可以讓食物的保存期限久一點
醃漬蔬果之定義?
指蔬菜或水果為主原料,依成品種類,利用食鹽、有機酸或糖等
醃漬貯存或直接加工調味、發酵、熟成者。
如蜜餞、泡菜、醋漬蔬菜或醬菜等。
1 蜜餞:蜜餞係指以蔬果為原料,經加糖、食鹽或
(及)合法食品添加物醃漬而成者,
包括梅子、李子、橄欖、桃子、芒果、蓮子及甘藷等類。
依其製品性狀分為:
乾性製品:製品表面不呈現黏濕者。
半乾性製品:製品表面呈現黏性或濕感者。
糖液漬製品:製品與糖液一起包裝者,
固形物重量至少佔總內容物重量的50%以上。
2 泡菜:以甘藍、大白菜、蘿蔔、胡蘿蔔等蔬菜為原料
適當發酵及調味或殺菌製造而成者。
3 醋漬蔬菜:以薑、蒜仁、蕎頭(薤)等蔬菜為原料,
浸漬於糖醋滷汁或醋漬滷汁中醃製而成者。
4 醬菜:以根、莖、葉菜及瓜果等蔬菜為原料,
經適當前處理後浸漬在醬油漬滷汁中醃製而成者。
By the way:
鹽是重要的調味料,但是過量的鹽份,卻會影響血壓,增加心臟的負擔﹐
也會增加腎臟的工作量。雖然鹽中的鈉也是營養素之一,
但對一般人來說,從飲食中攝取的鈉都是過量的,
因此控制鹽的攝取還是有必要。
一般健康的人,每日食鹽的攝取量應低於8~10g,高血壓患者則更為嚴格。
醃製的作用
由於食物腐壞主要由微生物引起,倘能把附在食物表面的微生物水份抽乾,
微生物就難以生存,食物亦可以得以保存。
而在食鹽短缺的地方,由於煙燻食物可以減低保存食物所需的鹽份,
所以煙燻食物在內陸地區十分普遍。
防腐劑
除了採用天然的食鹽、白糖或蜂蜜來保持食物以外,
化學品亦可以達到防腐的效果。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都是常見的食物防腐劑。
它們不但可以殺菌,更會令肉食的顏色變成粉紅或紅色,使其賣相更吸引。
常見的化學防腐劑包括硝酸鈉(NaNO3)及亞硝酸鈉(NaNO2)。
不過,由於近二十年的研究發現亞硝酸鹽可以致癌,
一些注重健康的人在選擇罐頭食品時,都會避免購買含有亞硝酸鹽的罐頭。
除了硝酸鹽及亞硝酸鹽,過去亦有人採用二氧化硫(SO2)來殺菌。
但因為二氧化硫會對有氣管問題的人刺激,現時已很少用於食品加工之上。
其實大自然亦有自己的天然防腐劑。
山梨糖醇是一種普遍存在於水果的化學物質,是一種天然防腐劑之外,
更是很好的味精,可以帶出食物的鮮味。
韓國宮廷飲食就有採用水梨汁來增進食物味道的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