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咖啡豆2.JPG   

2020.0714  

今天要開始為期兩周的『咖啡師初級班』課程了 

(兩周各四小時的課程、另外送四次的練習時數)

 

 

內心是充滿興奮 但又有點壓力 ~ 

(一個月後直接證照考試 ) 

 

對於咖啡小白的我來說不容易啊

(距離上次考證照是幾年前的事🧐,都沒想過我會再考證照😅) 

 

0714 (3).JPG 

上課前發了一個資料夾

(裡面有一本薄薄的講義和一本小筆記本&一支鉛筆 )

【課程內容】

1.了解產區與處理法的咖啡風味,單一及混豆的風味分析

2.工作區域的各項設備分析,聊解工作動線的奧秘

3.定量研磨與手動研磨的優缺點,造成通道效應的因素

4.剖析萃取成功與否的關鍵,成功的測量萃取率

5.牛奶成分對奶泡的影響,Free pourCDS的標準

6.咖啡師的MENU、飲品製作,如何處理快速與高標準的製作程序

7.衛生安全的程序,食品管理的準則,正確的清洗及電力的安全

8.正確的客戶服務,有效的處理客服投訴

9.機器的清潔法則,機器的故障排除

10.成本分析的設立及耗損的掌控

11.實作與筆試認證測驗 

【課程時數】總時數28小時,包含以下:

1.認證培訓4小時x2堂,共8小時

2.贈送練習時數2小時x4次,共8小時

3.認證考試4小時,筆試+上機考試 (原場地考試)

 

提外話

喝咖啡會心悸,是因為心悸嗎 ?!

以前我們都以為是咖啡因的關係,

不過上課時老師解釋說:其實是 "瑕疵豆" 的關係

如果是咖啡因的話,那喝可樂應該也會心悸囉 !!! 🤔

 


開始上課前要先上網登錄資料 (因為是 國際證照 )  

正式開始~

一開始當然從基礎的『咖啡豆知識』開始

 

咖啡豆.jpg  

咖啡豆種類

目前最重要的咖啡豆,主要來自兩個品種 (商業豆) -

阿拉比卡(Arabica)& 羅布斯塔(Robusta/Canephora

 

這兩種咖啡豆之種植條件栽培方式形狀成份味道,

甚至後續生豆的加工方式皆有所不同。

一般說來,品質較好,較昂貴的咖啡豆,皆來自於 Arabica 的咖啡豆。

 

1. 阿拉比卡 (Arabica) (風味好/不好種)

    (形狀橢圓/溝紋彎曲) (葉長 10-15cm)

佔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三,品質優良,由於咖啡樹本身對熱度及濕度非常敏感,

故其生長條件至少高於海平面 900 公尺的高地氣候

(600-2,000公尺以上的丘陵與高山) (15-24)

高度愈高,咖啡豆的顏色呈綠到淡綠

 

阿拉比卡(Arabica):貴、味道柔順、咖啡因低 (1.1-1.7)

咖啡廣告裡常常強調他們使用百分之百的阿拉比卡咖啡。

沒錯,單用價錢來看的話,阿拉比卡的確比較高級,

一般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價錢是羅布斯塔的兩倍。

 

就成分來看,阿拉比卡的咖啡因含量低,

脂肪含量比羅布斯塔多了 60%,糖的含量則是兩倍,

因此綜合起來,阿拉比卡的味道比較甜、柔和,帶點莓果般的酸味

 

此外,阿拉比卡的 綠原酸較低 一些 (5.5-8%)

而綠原酸除了可以抗氧化,也是抵抗害蟲的重要成分

因此 阿拉比卡較容易受害蟲侵害,也容易受氣候影響

一般種植在較高海拔的地方,結的果實較少也較慢。

目前阿拉比卡 最大的種植國是 巴西

哥倫比亞第二 只產阿拉比卡咖啡

 

2. 羅巴斯達 (Robusta) (風味不好/好種)

        (形狀較圓/顏色近褐色/溝紋直條)  (葉長 15-20cm)

 

約佔世界產量的 20%─30%。

對熱帶氣候有極強的耐熱力,容易栽培。

在海平面高度 200300 公尺的地方生長。

(600公尺以下的平原與丘陵)  (24-30)

但特有之耐熱力亦使得其濃度較高,口味較苦澀。

 

羅布斯塔(Robusta):便宜、味道苦、咖啡因高 

相較之下,咖啡因較高(1.6-2.4%)、脂肪和糖分含量較低的

羅布斯塔的味道較苦較強烈,有人甚至不客氣地說有橡膠味

 

 

羅布斯塔的 綠原酸含量較高 (7-10%),不易受害蟲和氣候影響,

一般種植海拔較低,結的果實多且速度很快。

目前羅布斯塔最大的種植國是越南,印尼第二;

非洲和印度也都有生產

~ 價錢高低不等於品質 ~

因為價錢便宜,羅布斯塔常用來混於市售咖啡粉中以降低成本,

目前市面上的便宜即溶咖啡,大多是羅布斯塔居多

但價錢高低不等於品質,

品質好的羅布斯塔豆常被用於濃縮咖啡espresso),

因為它的 crema 較為豐厚。

品質好的羅布斯塔,味道甚至比品質差的阿拉比卡豆要好。

 

因此,兩種咖啡豆之間的抉擇,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喜好,

有些人可能覺得阿拉比卡香氣太重,有些人則喜歡羅布斯塔醇厚的苦味。

( 台灣主要種植的是阿拉比卡咖啡,大多分佈在600公尺以上,也可能達到1,000公尺)

 


咖啡豆生長環境 

咖啡分布.gif  

 

主要生長於 熱帶及亞熱帶地區 

介於 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間,叫做「咖啡帶」(Coffee Belt)。 

生長溫度年平均約攝氏 15- 25 

生長雨量年降雨量約在  1500-3000 毫米 

生長海拔高度 500-2500 公尺的地帶 

開花結果 9-11個月 

由於個產區海拔高度、土壤及氣候環境的不同,成就多樣化的咖啡風味。

咖啡產區

中美洲

中美洲地區的咖啡以平衡感聞名,一入口就能聞到各種香氣襲來,

多重可可風味在果香襯托之下更顯繽紛,

柔順清甜的口感中透著不同層次的酸度,光想像就令人心曠神怡。

本區是歷史悠久的商業咖啡豆產地,各國品質聲譽褒貶不一。

 

瓜地馬拉:

瓜地馬拉是著名的精品咖啡產地,穩定生產各種風味的頂級咖啡豆。

真正優質的瓜地馬拉咖啡口感醇厚適中,乾淨明亮、勁道十足

具有巧克力、香料、煙燻、細緻花香及奶油香氣等豐富風味

墨西哥:

墨西哥咖啡以 口感輕盈溫和聞名,有天然甜味,

適合深焙作為義式濃縮咖啡的基底,

但因為精品咖啡並非當地生產主力,所以好豆子並不好找。

 

巴拿馬:

巴拿馬咖啡曾經沉寂了好一陣子,

但隨著近年來帶有濃郁花香的瑰夏(藝妓)咖啡備受矚目,

巴拿馬在世界的咖啡地圖上揚起一股東山再起的氣勢。

該國精品咖啡莊園在當地享有合理的勞動法規及工資保障,

所生產的咖啡 明亮中帶有濃烈果香及花香調

 

南美洲

南美洲長久以來就是咖啡產業的代名詞,以最重要的巴西為代表。

本地生產的咖啡普遍以口感純凈著稱,帶點活潑的酸度以及些許鮮甜

雖然南美洲向來以大宗商業咖啡豆為主,

但也有愈來愈多小型莊園轉攻精品咖啡。

 

玻利維亞:

玻利維亞所生產的咖啡品質極高,風味細緻明亮清甜隱約透著果香

烘焙後能散發出堅果及巧克力香 

巴西:

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

不但有龐大的商業咖啡產量,亦有優質的高級單品咖啡。

頂級巴西咖啡豆最有名的是它的勁道、細緻的風味差異及平衡感

很適合用來作成綜合豆,調和出溫和、乾淨、酸度低的口感

 

哥倫比亞:

哥倫比亞的咖啡產業已發展多年,所以特別發達。

當地有健全的產銷組織,咖啡品質一向非常穩定。

最重要的是,哥倫比亞咖啡口味相當純凈均衡,醇厚飽滿,風味豐富

甚至可以嘗到熱帶水果調的蔗糖甜味

 

秘魯:

秘魯最優質的咖啡豆生長在高海拔地區,以口感清新明亮而舉世聞名。

咖啡豆大多採水洗法處理,相當乾淨;

酸味帶有花果香,香氣活潑圓潤卻不逼人

近來已有供應商開發出更多優質的秘魯精品咖啡。

 

非洲、阿拉伯半島

本區是咖啡的發源地,擁有最精彩的咖啡品種。

這些獨具特色的咖啡豆甜味各有千秋,

從柔順酒香到濃郁的柑橘香氣應有盡有,繽紛多變。

 

衣索比亞:

衣索比亞是阿拉比卡種的原產地,在咖啡界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。

通常,以水洗法處理的衣索比亞咖啡口感潔凈,帶有花香;

日曬豆則較厚重,風味豐富複雜,極具特色。

 

肯亞:

肯亞咖啡以酸度出名,在品質及業界作法方面亦享有良好聲譽。

當地最出色的咖啡,風味多重繽紛,濃郁果香中透著莓果調性

口感深刻厚實,香氣十足,某些品種甚至還帶有甜味及酒香。

相較於肯亞咖啡,頂級的盧安達咖啡口感更平衡,果香較淡但仍保有酸味,

特色是帶有花香,有時還帶點茶香尾韻。

 

葉門:

若說衣索比亞是咖啡樹的原鄉,那麼葉門就是咖啡產業的發祥地

咖啡就是從這裡開枝散葉,進而傳至世界各地。

葉門生產的咖啡有股明顯粗獷如麝香般的甜味

可惜當地採摘及處理咖啡的過程過於粗糙,很難找到高品質的好咖啡。

 

海島地區

在咖啡界,「海島」通常指的是夏威夷及加勒比海

來自該地區的咖啡豆風味豐富、口感厚實,帶有堅果及泥土氣息

早年「海島型」咖啡的品質及風味被譽為群芳之冠,

然而隨著品味咖啡的文化愈來愈具有實驗精神,各式各樣精彩的單品應運而生,

優質的牙買加及夏威夷咖啡如今也失去昔日光環而不再獨尊,

僅是眾多明星的其中兩款。

 

夏威夷:

夏威夷的可娜咖啡幾乎可說是所謂「好」咖啡的代表,雖然大家對此還是有些爭議。

此地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,

包括肥沃的火山土壤、日照充足、午後遮蔭以及頻繁的陣雨,相當有利咖啡生長。

可娜咖啡風味溫和純凈,平衡順口,真正上等的豆子喝起來濃郁芳醇帶有果香,

有時甚至帶點香草味。

 

牙買加:

你可能聽過牙買加藍山咖啡,它被譽為世界極品,甚至超越夏威夷的可娜豆。

牙買加咖啡口感溫潤厚實,風味複雜而平衡,

有人覺得愉悅迷人,有人嫌平淡單調,

必須親自品嘗才能斷定純正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美譽。

 

亞洲、澳大利亞

亞洲各國特色截然不同,向來很難概括而論,

但是從印度到印尼,此區所生產的咖啡普遍以

風味濃厚,洋溢異國風情且略帶泥土氣息而聞名。

 

印度:

印度最早的咖啡是17世紀末由葉門走私而來,

如今已發展成各種 乾濕式咖啡 的出口大國。

其中最有趣的是「季風處理」咖啡。

這種咖啡的作法是把豆子存放在迎風面的開放式倉庫里,

接受潮濕的季風吹拂,豆子體積會因此膨脹一倍且呈現金黃色澤。

印度季風咖啡的特色是 有股嗆鼻的霉味及煙燻味,酸度不高,

喜歡嘗鮮、挑戰奇趣的人絕對不可錯過。

 

印尼:

印尼咖啡豆為人熟知的特徵是 外表深黑,渾厚飽滿,香氣芳醇,近似肉香

喝起來口感厚實,帶有柔酸

印尼諸島歷史悠久且多樣化的栽種方式,造就多采多姿的風味光譜,

從果香、泥土芳香、霉味到明亮輕揚及芬芳花香,應有盡有。

此外,半乾式處理的咖啡也是注目焦點,帶有獨樹一格的乾淨、平衡口感。

 

東帝汶:

東帝汶的咖啡對當地人助益良多,

因為買賣獲益的大多是由有機咖啡農組成的生產合作社,而非出口商。

此地咖啡以風味渾厚深沉著名,通常帶有皮革及菸草味

 

arrow
arrow

    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