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跟專業之間?
一直以為我們是專業的工作者,
其實不然,時間久了讓人迷失了……
直到看了「壽司之神」紀錄片,
由衷得佩服"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",
也從中得到了激勵,讓人又找回了激情!
工作是對生命的一種琢磨,直到它透出光,
然而這一切的目的,就是職人奮鬥的意義
壽司之神:
職人之道就是每天重複同一件事!
一旦你決定好職業,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,
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,千萬不要有怨言,
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,這就是成功的祕訣。
偉大的廚師,有五大特質:
1 他們對待工作很認真 維持最高的水準表現
2 他們一心提升自己的技術
3 愛乾淨(餐廳不乾淨,食物就不會好吃)
4 求好心切
5 懷抱熱情
極簡的純粹 / 精益求精,努力提升自己的手藝
重複同樣的事情,以求精進
我到這年紀還在學習新手藝,
你一旦認為自己無所不知,
就會發現其實只是在欺騙自己,然後會變得沮喪。
「沒有什麼比熱情更重要,
無論你想要用你的人生做什麼,都一定要充滿激情。
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灰暗,
另一方面,我們也得不到足夠的色彩。
沒有人想一輩子平庸,然而完美也不該是任何人的目標。
我們永遠不會完美,但記住這三個 P:
熱情 (Passion) + 堅持 (Persistence) =
成功的可能性 (Possibility)。」
真正的專業工作者,會與時俱進。
他接受職涯每個階段帶來的新挑戰,
並適應人生、企業、產業或文化的變動。
真正的專業工作者,有長遠的眼光和時間觀。
他能理解專業是橫跨數十年的職涯過程,
不是一份特定工作,或是為某個組織工作而已。
專業工作者必須富同理心,
徙有一身高超的技能是不夠的,還必須尊重每個生命。
做一盞明燈,不要成為他人的夢魘
你夠專業嗎?
專業工作者不僅讓自己發光發亮,
也會成為激勵人的力量。
所以我們只要在自己的領域專精→ 學有專精!
讓自己不斷向前的動力,就是熱愛自己正在做的事。
人之所以無法完成偉大的事業,
是因為他們沒有受到那樣的期待。
偉大的木工,就算別人看不到,
也不會在木箱後頭使用劣質的木材!
「韋氏字典」對 profession(專業)的定義是:
「需要專門知識的職業,而且通常需要長期而密集的學術準備。」
對 professional(專業工作者)的定義則是:
「為了收入或謀生,
參與某個常有業餘者也投入其中的領域或活動。」
要成為真正的專業工作者,要具備三項基本特質:
能勝任工作/
不需他人督導/
有能力確認工作或任務是否已完成;
行為舉止隨時隨地都能展現操守/
在一篇管理文章上看到:
專業,就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,去告訴他不懂的事情!
隔行如隔山,過度的專有名詞使用,
常常會嚴重影響工作績效、團隊溝通、顧客服務...許多方面,
而這恐怖的炸彈,通常有三個特質:
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出現
每一個行業總是會有自己的行話,
在同一個領域待久了,
總是會不自覺自己在使用專有名詞;
我曾經聽過一間餐廳的客訴案例,
在三位客人都點了促銷的豬排套餐之後,
點餐人員就直接用對講機跟廚房說「客人三位都是豬」,
聽起來雖然有點好笑又無奈,但這不就是內部用語所害的嗎?
你的理解 ≠ 我的理解
因為每一間公司的營運、組織方式都不相同,
同樣的職務名,實際上在做的工作內容可能大不相同;
就因為每間公司都能發明自己的新名詞,
所以沾沾自喜於這些創意之前,
也要想一下極有可能造成溝通障礙的風險。
沒有人會告訴你
我喜歡喝星巴克,點完餐後有時店員會跟我說:
好的請等一下, 我先幫你『傳杯』,
第一次聽到的時候,
以為這是品牌在地化的貼心行為
「我先幫你 『傳』 (台語意思為 準備) 杯」,
後來才發現全國的星巴克都偶有發生,
由於工作的領域很在意溝通技巧,
所以我就詢問了店員,才了解傳杯 的意思是
「將點好餐的飲料杯子傳給做飲料的店員」的動作。
我想大部份的時候,我們都會因為無傷大雅,
選擇不在意而帶過,但就是因為這個「帶過」,
常常讓許多重要的會議或對談,擱淺在無形之中,
因為「我聽不懂,而我也不會告訴你我聽不懂」。
真正好的專業,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,去告訴他不懂的事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