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Origin Of Gingerbread
為什麼聖誕節就會聯想到薑餅?
相傳在十字軍東征的時候,"薑"是一種昂貴的進口香料,
因此只捨得用在聖誕節、復活節這樣的重要節慶。
把薑加入蛋糕、餅乾中增加風味,並有驅寒的功用。
久而久之,薑餅就成了與聖誕節有關的點心。歐洲因此產生"薑餅市集"!
在薑餅市集中,不同的季節或慶典,人們會製作不同型式的薑餅應景。
歐洲有許多國家.各國都會做薑餅.
但製作平板薑餅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則是德國。
德國的大城紐倫堡(Nuremberg),
甚至因薑餅做得好而有「薑餅之都」的封號。
在12月6日聖尼古拉斯節時,法國北部和德國,教父、教母
都會在這一天送各種形狀,如星星、人形的薑餅送給孩子們,
或偷偷地放入孩子們期待的襪子內。
漸漸地薑餅也成為童話故事的素材,製作成各種造型的薑餅屋,
隨著歐洲移民新大陸,便將代代相傳的薑餅製作技術
及習俗帶到美國,而後美國人更將薑餅屋的氣氛推到極至!
如今,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一樣,
可以擁有過麼多口味、 形式的薑餅食譜,
並且利用豐富的材料、工具融合各地的文化
以及無窮的想像力,製作出令人讚嘆的薑餅屋!
德國薑餅由來Lebkuchen
相傳在十一世紀的日耳曼修道院裡,
修道士普遍喜好一種「胡椒蛋糕」的辛味口感,
而修女們則偏愛「蜂蜜蛋糕」的甜滋味;
當他們嘗試著融合這二樣截然不同的風味時,
也意外地創造出這種獨特的「蜂蜜胡椒蛋糕」。
而這也正是今日德國聖誕薑餅的前身。
德國人叫它Lebkuchen,頭三個字母Leb有英文Life的含義,
可見這東西在早期德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為何薑餅是紐倫堡的特產?
由於紐倫堡自古即屬於重要的香料集散地之一,
而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養蜂場,剛好設於紐倫堡近郊。
於是,在這二種原料「蜂蜜」與「胡椒」都能非常順利取得的條件下,
紐倫堡的這項特產「蜂蜜胡椒蛋糕」,
也隨著貨物交流傳到了世界各地。
也因此,紐倫堡也漸漸被封上「薑餅大城」的美名。
這幾百年流傳下來的薑餅口味,隨著時間也有不小的演變。
目前市面上販售的德國薑餅不再是以往的「蜂蜜胡椒蛋糕」。
它的外層多半包裹著濃郁巧克力醬,或沾滿純味的甜蜜糖漿。
而在糕餅的內容也比以往添加了更多的核桃子與杏仁粒。
然而,在薑餅風味千變萬化的同時,那份鬆軟又實在的傳統口感,
卻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。
一般德國市面上販售的聖誕薑餅,大多為掌心大小的圓型或呈長方狀。
而在琳瑯滿目的聖誕薑餅裡,愛莉森薑餅系列內容不但豐富,
口味更是千變萬化,因此也擁有「薑餅之王」的美譽。
在德國南部, 尤其是巴伐利亞地區,
當地民眾都會在每年聖誕節前夕購買這些包裝精美的薑餅贈與親友,
作為節慶賀禮,是當地非常流行的習俗之一。
德式薑餅是一種有點類似軟薑餅的德國傳統聖誕節糕餅,
其起源可能是中世紀約13世紀時位於法蘭克尼亞地區的僧侶所發明。
在文獻中,德式薑餅的存在最早可以回溯到1296年時的烏爾姆,
與1395年時的紐倫堡,其中後者是今日德式薑餅最知名的產地,
也是該城最重要的外銷產品之一。
德式薑餅的主要原料包括了蜂蜜、香料、堅果與糖漬的水果干等~
形狀五花八門,但最常見的是圓餅狀。
口味上,根據配方與作法的不同,
從甜味到帶有香辛料的辣味薑餅都有。
根據配方的不同,德國薑餅有時又被稱為
蜂蜜餅(Honigkuchen)或椒味餅(Pfefferkuchen)。
傳統的薑餅是用薑、蜂蜜、胡椒為材料,甜甜辣辣,口感相當刺激。
加上如今的薑餅用料都經過一些改良,在外面撒上一層糖霜,
口感更豐富了,味道也更容易教人接受。
很多德國人會在家中親手烘焙薑餅, 所用香料有
肉桂、薑、荳蔻、多香果、杏仁、丁香、榛子、核桃等,
都是薑餅調味的重要角色。薑餅一般上可保存半年之久,
也有很多德國人都不吃就把它掛在聖誕樹上,當作吉祥裝飾物。
薑餅人的造型Gingerbread's Modeling
Gingerbread 是個古老的食物,最早可見於古羅馬帝國時,
一本叫『羅馬帝國的烹飪和用餐』的烹飪書中。
Gingerbread 的主要原料-薑,在當時的是非常受歡迎
且數量豐富,但在羅馬帝國沒落後,薑就在歐洲消失了蹤影,
一直到馬可波羅在大約西元1295年時,
再次從中國把薑帶回歐洲大陸。
在中世紀時,許多年輕的淑女會把裝飾過的 Gingerbread ,
在參加馬術的騎士要上場前送給他們。
因此 Gingerbread成了一種很具代表的象徵,
也產生了許多以 Gingerbread 為主題的市集,
甚至有些村莊還有些傳統,
就是請未婚的女子在市集上吃 Gingerbread〝husbands〞,
讓她們有機會可以遇見真的合適丈夫人選哦!
到了西元 1430 年,第一次在英國的食譜書上提到
Gingerbread ;到了西元 1573 年,在一本日記上
又見到 Gingerbread ,文中說到某人因為宿醉,
吃了一種用薑和麵粉混和成的麵糰所做成的食物後,
胃就感到舒適不少。
女皇伊莉莎白一世可以算是薑餅人的『發明者』,
她要求烘焙師依她的肖像烤成人像餅。到了西元 1796 年,
第一本在美國公開印刷發行的食譜書-『美國的烹飪』,
就在書中提到了四種 Gingerbread 的做法,
Gingerbread 受歡迎的情形也一直延續到下個世紀。
在英國還流傳著一個傳說,未婚女子吃下薑餅,
即能遇見理想的伴侶。在賦與了聖誕節的氣氛之後,
薑餅很快就被大家廣為流傳,成為聖誕節應景的點心。
薑餅小故事A Story About Gingerbread
一對老先生老太太烤了一個做成小人模樣的薑餅烤熟後,
這個小人卻從烤箱中跳出來,然後便展開一段追逐的情節,
包括老先生、老婆婆、一隻乳牛、一隻馬兒、三個農夫
都加入這場浩浩蕩蕩的追餅行列,但是薑餅小人跑得非常快,
沒有人能追得上,直到他遇到一隻狡猾的狐狸,
狐狸不像前頭那些愚笨的人啊動物啊早早便洩露了
想吃薑餅的念頭,只是示好的說:
「無論你跑到那裏,我都會跟著你一起!」
薑餅小人於是對他毫不設防,等跑到河邊時,狡獪的狐狸
虛情假意要帶小人渡河,然後便一步步誘引薑餅小人
由尾巴、背上一路轉移到狐狸的肩膀、頭頂、鼻尖…
然後咕嚕一口,把香醇誘人的薑餅吞食殆盡。故事結尾:
「薑餅小人本來就是要給人吃的,那是它們被做成的目的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