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聖誕節才做的聖誕麵包!!
聖誕節快到了,一般麵包或蛋糕店比較常見的
可能是聖誕木柴蛋糕或薑餅屋!
比較少有在做聖誕麵包 or 薑餅的,
在我們這個小鎮就更不用說了!
言歸正傳,一般來講國外比較流行的就屬
義大利的「潘那東尼」與德國的「史多倫」麵包。
之所以會選擇做史多倫,是因為它不需要模型就可以做了。
前陣子剛好有朋友帶了德國的聖誕麵包給我吃,吃起來很甜
杏仁膏的味道很重,以我們來說應該是很不習慣那種味道吧!
(畢竟文化不同啊)
若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聖誕麵包的話-麵包的質地類似布里歐修,
而內部卻有著水果蛋糕般豐富的材料!
現在大部份的客人其實不太吃甜,
所以麵包本身我就把它調整的較不甜
主要是那些酒漬水果的甜度,搭配表皮的那層糖粉
(不撒的話又沒那感覺)。
德國的「史多倫」麵包典故:
源自於德國東部的第一大城德烈斯敦Dresden。
是德國耶誕節期間的傳統節慶食品。
是一種質地像硬麵包、
但製作材料像水果蛋糕的麵點、外表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雪白糖粉。
德國史多倫麵包己有五百年歷史,由於制作過程十分繁覆,
即使是歐洲,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老餅屋堅持以纯手工傳统配方生產。
要完成一個聖誕麵包,首先必须花半個月的時間,將干果泡在酒里,
再將浸透酒香的干果揉入麵團,
在烘烤後帶有皺折的表面上撒滿厚厚的白色糖粉,
就成了覆滿白雪的聖誕節果子麵包STOLLEN。
有關Stollen的文獻記載,最早的出自1474年。
德勒斯登的Stollen最有名。這種麵點最初並不叫Stollen,
而是叫Striezel。所以至到如今為止,德勒斯登專賣Stollen的市場
還叫Striezelmarkt。除Striezelmarkt之外,
普通的耶誕節市場也都有專賣Stollen的商亭。
儘管德國是一個各州之間沒有統一文化的國家,
但對傳統節日卻普遍十分重視。所以,即便平常多麼節儉的人,
到了過節的時候,也都願意去聖誕市場採購應節物品。
製作Stollen的主要材料一般是酵母、水和麵粉,
以及陳皮、乾果、杏仁,外加調味的小豆蔻和肉桂粉。
發好的麵糰通常糖分很低,但在烘製程式完成之後,
會在表面裹上一層白色的糖霜。傳統的Stollen通常為兩公斤重,
但市場上供應的Stollen,重量從200克到一公斤的都有。
Stollen的舊稱Striezel來源於古普魯士語strüzel或stroczel,
也就是「一塊麵包」的意思。
這種麵點的形狀原來模仿的是繈褓裏的耶穌,
是眾多代表耶穌受難的麵點之一。
相應的食品還有一種叫Pretzel的椒鹽卷餅,
象徵捆綁耶穌的枷鎖;圓形的油炸軟麵包,
象徵救助烈日下十字架上的耶穌的濕海棉。不過,Stollen的形狀
讓厄爾士山脈的礦工們聯想到的,卻是礦道的入口。
因此,礦道的入口也正是現今這種麵點名稱Stollen的字面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