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師: 王贊勳
針灸
@ 主穴:阿是穴、夾脊穴、支溝、陽陵泉
@ 配穴:
@ 腰以上病灶:曲池、合谷、外關
@ 腰以下病灶:三陰交、太沖、血海
艾灸
@ 取穴:阿是穴
@ 灸治時間據皮損面積大小酌情掌握,一般約 30分鐘
@ 注意艾火集中於皰疹頂部,
以有灼熱麻蘇蘇的特殊感覺沿肋間隙
或經脈循行路線感傳為佳。
中醫診斷學- 望診與聞診
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、診病、辨證和病案四大部分。
/ 診法- 是對病人進行檢查,收集與病人健康有關資料的方法。
四診包括望、聞、問、切四種診法
/ 診病(亦稱辨病),
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,得出病名診斷。
/ 辨證,辨證是中醫學的精華,為了弄清辨證的含義,
首先要掌握症、證、病、辨證等概念。
/ 病案,又稱病歷,古稱診籍,
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
/ 整體審察
/ 診法合參
/ 病證結合
望診
是醫生運用自己的視覺,觀察全身和局部情況,
以獲得與疾病有關的資料,作為分析內臟病變的依據。
包括精神、氣色、形態的望診、舌的望診及排出物的望診。
望精神
•病人神志不亂,兩眼靈活,明亮有神,語言清楚,
聲音宏亮,為有神,多屬實證、熱證、陽證。
•病人精神萎靡,目光晦暗,反應遲鈍,語言無力,
聲音低微,表示正氣已傷,病勢較重,
多屬虛證、寒證、陰證
望氣色
•正常東方人面色微黃,紅潤而有光澤
•病色:晦暗、暴露
•面色紅: 為熱證。血液充盈皮膚脈絡則顯紅色
•面色白: 為虛寒證、失血、氣虛。血脈空虛,則面色多白。
望氣色
•面色黃: 多為脾虛而水濕不化,或皮膚缺少氣血之充養。
•面色黑: 多屬寒證、水飲、血瘀;虛證,
常為久病、重病、陽氣虛
•面色青: 多為寒證、痛證、血瘀、氣滯和肝病臉色萎黃
五形人
•五形人主色: 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
•主色特點: 明潤、含蓄,一生不變
•客色: 隨四季而正常變化
•木長火尖土厚金方水肥
<木形人>
•三“長”的特征,臉長、身材四肢長、手指長
•鬚眉多而清,目長而秀,腰細而圓,顏色帶青
•手指像竹子般:有節,顏色黃裡透青
•個性多情、容易緊張
•適合:玫瑰花茶、酸棗仁、甘麥大棗湯
•最常出現肝、脾方面的疾病,失眠、頭昏眼花、
兩臂麻木、四肢無力、疲倦、及中風等各種問題
•保健重點: 疏肝、理脾、解鬱
<火形人>
•頭長而下闊上尖,面色紅暈,髮鬚微赤,
聲音又急烈,筋骨俱暴露,
甚至眉眼口鼻以至耳朵皆無不露,鼻上翹,耳尖又露廓。
•火型人多半有心急的毛病,
神情常處於緊張壓力狀態,而易「氣急攻心」
•「心」,主神、主血的運行,
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就是失眠
•注意心臟血管、腦皮質方面的疾病
•用龍眼肉、大棗、柏子仁、酸棗仁、蓮子、百合等中藥材調養
•養生重點: 從「調心」著手,穩定自己的火氣
•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,或是欣賞藝術展覽,維持心情愉快。
而適度的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打太極拳、做伸展操
<土形人>
•土形人有三短的特征,身材短
(尺寸並不一定真的短,只是胖讓身材顯得短),
脖子短,手指短
•對應的臟器是「脾」,主運化、主肌肉、主統血。
•土型人性格開朗,神情豁達,但多半屬於美食主義者,
因此,常有飲食不知節制的情形,
而容易導致消化系統與新陳代謝方面的問題
•外貌頭圓面大,隆鼻闊口,唇厚頤豐,
項短背高,肉實骨重,聲音宏亮
•養生重點: 要從脾胃做起,飲食均衡不過量,
以免體重節節上升,進而引發代謝症候群
或心臟血管疾病等
•山楂、陳皮、薏仁泡茶喝
•按摩足三里、豐隆穴
<金形人>
•面額方正,骨堅肉實,
耳目口鼻手足都是方方正正而且皮膚白皙。
•神情狀態相對穩定,唯較易悲憂,而「悲傷肺」
•容易罹患與肺、脾胃及大腸有關的疾病,
如感冒、氣喘、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及便祕等,
同時皮膚容易乾燥,面色蒼白憔悴,
毛髮也難以豐密有光澤
•人參、沙參、西洋參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貝等藥材潤肺養氣
•保健重點: 潤肺養氣,忌憂思
<水形人>
•全身給人圓滿的感覺,但不一定表示是「胖」,
而是頭面、耳目口鼻都圓而飽滿,
甚至腰和腹及手足都會使人有圓滿的感覺
•對應的臟腑是「腎」,腎主骨、主能量、主水
•若腎氣不足,容易出現泌尿生殖系統、
荷爾蒙分泌異常等方面的疾病,
例如:頭暈眼花、性功能下降、遺精、膀胱無力、小便不暢、
泌尿道感染、女性月經不調或有白帶等
•同時也常出現膝腿痠軟及脊椎方面的問題。
•水型的人非常聰明,但倘若心術不正者,
則善於欺瞞別人,在修心方面,要遵循正思慮以養神,
心中常存善念,重誠信忌矇騙
•何首烏、杜仲、鹿茸、肉蓯蓉、黑棗等補益藥材常做
能強化脊椎,並提高協調性、柔軟度與肌耐力的運動,
如彼拉提斯等
•按摩腳底的湧泉穴、太溪穴
•保健重點:養腎固元,正思慮
•臉上長痣、痦子: 表示該部位臟器先天功能不足。
•臉上長斑: 表示該部位長期慢性耗損形成的慢性疾病 (3-5年形成)。
•臉上長青春痘: 表示該部位臟器現階段正存在炎症病變 (短期形成)。
•全臉青春痘、斑: 是內分泌失調或肝臟免疫功能下降
心理壓力:
反射區域在額上1/3至髮際處(即髮際一圈),此處出現青春痘:
(疙瘩),或和面部額色不一樣,説明此人心理壓力比較重。
心臟:
反射區域在兩眼角之間的鼻梁處,
此處出現橫紋或橫紋比較明顯,
證明心律不齊或心臟狀況不好
若出現的橫紋深而且舌頭上面也有很深的豎紋(溝),
可能是有比較嚴重的心臟病。
心臟病者一般小腸功能不好;
還能引發血管、腦、甲狀腺、甲狀旁腺等疾病。
下耳垂有皺紋是冠心病,嘴唇發紫是心臟病。
若太陽穴處有斑,證明肝功能衰弱
若鼻樑高處有斑,還可能是肝火大,情緒不穩定、更年期等。
•若這兩處都有明顯的班,且臉色晦暗無華,
看起來很難看,人也比較清瘦,
即説明此人有肝病或肝硬化。
•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(膽就在此部位),
左手握拳擊打右手背,若此部位疼痛的話,即是膽囊炎;
若刺痛的厲害的話,可能是膽結石。
•膽有問題的人可能肥胖。
眼下面膽區有一對明顯的斑或有痣、痦子,是膽結石。
腎:
反射區在眼外角平線與耳中部垂起
直線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。
•若此部位有紅血絲,青春痘,或有斑,證明此人腎虛,
一般倦怠,腰背及腿部酸疼。
•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,極有可能是腎結石。
膀胱:反射區域在鼻下人中兩側的鼻下部位
•此部位發紅,有紅血絲、青春痘、生瘡等,
證明有膀胱炎,會出現小便赤黃、稍頻急等症,
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。
•女性患膀胱炎,有時是婦科有問題。
鼻根發紅,但尿不頻、急且整個鼻樑骨發紅,
證明是鼻炎。
脾:
反射區域在鼻頭。
若鼻頭發紅或酒糟鼻者或鼻頭腫大,
證明脾熱,一般感覺頭重,臉頰疼,心煩等。
若鼻頭發黃或白,是脾虛,
會出現汗多、畏風、四肢懶動,倦怠、不嗜食等。
胃:反射區域在鼻翼
•若鼻翼發紅,是胃火,易饑餓,口臭。
•有紅血絲且比較嚴重,一般是胃炎。
飯前胃疼,一般是胃炎。
•若鼻翼灰青,是胃寒,
與其握手時能感到此人手指尖發涼,
此人受風寒肚子痛,拉稀等。
小腸:反射區域在顴骨下方偏內側部位
若此部位有紅血絲、青春痘、斑、痣或痦子,
證明小腸吸收功能不好,一般人會瘦弱。
生殖系統:反射區域在人中及嘴唇四週部位
嘴唇四週發青、發烏或發白,
腎的反射區域也不好,生殖功能較弱。
若女性人中有痣,一般是她子宮有疾病。
黑眼圈
•過度疲勞、睡眠不足
•慢性過敏性鼻炎、鼻中隔彎曲、
鼻瘜肉、鼻塞不通,也會造成黑眼圈。
•過敏型
•因鼻腔內慢性發炎、鼻塞、淋巴回流不易、
眼睛周圍靜脈血液循環變差,
導致眼周產生或加重黑眼圈的症狀。
•處理:肺經,小青龍湯
•瘀血內停型
•臨床表現:唇暗、眼眶晦暗,無光澤;
皮膚乾燥瘙癢;月經不調、痛經;
常有慢性疼痛、性情抑鬱或急躁易怒;
舌質紫暗或有瘀斑、舌下靜脈怒張。
•處理: 血府逐瘀湯、血海、三陰交、太衝
•脾虛濕阻型
•臨床表現:眼瞼皮膚浮腫,
眼周皮膚顏色暗而偏黃,伴有頭身困重、
倦怠乏力、口淡無味,舌淡胖有齒痕,苔白膩,脈濡緩。
•處理: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、脾胃經
肝腎不足型
•臨床表現:眼圈發黑、下眼瞼水腫、兩目乾澀無神,
常伴有頭暈耳鳴、失眠健忘、腰膝酸軟,
舌體瘦小、色淡,脈弱。
•現代人常熬夜、為工作絞盡腦汁,
還有些人房事過於頻繁,造成體內腎氣大量流失
•處理: 腎氣丸、按摩腎經望形態
•體形結實,肌肉充實,皮膚潤澤,表示體格強壯,正氣充盛
•形體瘦弱,肌肉瘦削,皮膚枯燥,表示衰弱,正氣不足。
•形體肥胖,氣短無力,多為脾虛有痰濕
•形體消瘦,多為陰虛有火
•手足屈伸困難或腫脹,多為風寒濕痹。
•足膝軟弱無力,行動不靈,多為痿證。
•一側手足舉動不遂,多為中風偏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