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0267.JPG

焦糖化與梅納反應不同, 梅納反應需要胺基酸和糖共存,

 

還需要一些互相作用的變數才能在某些定溫發生反應。

 

焦糖化相對而言就十分簡單:焦糖化是藉由糖分子脫水而分解的現象。

 

純蔗糖的融化溫度是186,但分解從較低溫度就開始了-160170,

 

反應持續到199(融化和分解是兩回事-蔗糖有明確的熔點,

 

因此也成為校正烤箱的取巧方法)

 

梅納反應中,包含顏色的變黃變深變黑、香氣的產生、以及味道上的轉變,

 

例如甜味的產生;這些效果都會讓人們容易和「焦糖化」混淆,

 

無論是字面上的意思,以及實際上的轉變都有可能。

 

(梅納反應大約在154℃時會發生顯著作用)

 

最常見容易被混淆的就是「炒洋蔥」了,許多人都喜歡說把洋蔥炒至焦糖化。

 

大家都知道洋蔥生吃會辛香、刺激,

 

但加熱炒香後會轉而出現溫和的清甜和漂亮的黃褐色。

 

這些變化會讓人誤以為是焦糖化,其實不然,

 

炒洋蔥的過程其實是「梅納反應」;又或用噴槍烤鋪上砂糖的水果,

 

上面的砂糖正在焦糖化,而水果被烤焦則是梅納反應,

 

兩者同時發生而不是單純只有其一。

 

這兩種反應完全不同但又容易讓人混淆,但仔細理解的話,就不難辨別了〜

 

焦糖化(caramelize)

 

焦糖化的結果是讓糖在分解時產生數百種化合物,

 

而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既有褐變現象,又讓食物產生迷人香氣,

 

如烘焙產品、咖啡、烤堅果。對於某些食物,這些香氣雖如預期般美味,

 

卻壓過干擾了食材本身的風味,如薑餅和布朗尼。

 

因此,當有些食物以高達191℃的溫度加速作用時,

 

有些卻特意將溫度定在177℃或163,以降低焦糖化的程度。

 

(如果你發現食物無法產生褐變,那一定是烤箱箱度不夠;

 

如果不該褐變的東西卻變成焦褐色,表示烤箱的溫度太高!

 

焦糖化用來表示許多食物因為加熱而呈現焦褐狀態;

 

嚴格地說,應該是只含有糖、不含蛋白質的食物被加熱而呈現焦褐狀態。

 

當一般的食用糖(蔗糖)被加熱到大約185,就會溶解成無色液體。

 

若繼續加熱,糖就會變黃變成淺褐色,迅速地變成越來越深的褐色。

 

在這個過程中,糖會呈現出獨特而香甜,越來越苦的味道,這就是焦糖化。

 

(從焦糖到牛奶糖…,許多甜食都使用焦糖化處理)

 

焦糖化反應(caramelization)

 

醣類在單獨的情況下,也就是沒有胺基酸或其他物質,

 

加熱到180會開始脫水並裂解,而這過程就稱為焦糖化反應(caramelization)

 

最常見的就是焦糖烤布蕾:

 

把砂糖撒在一個烤好的布丁上,用噴槍加熱,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個過程。

 

首先,砂糖會受熱熔融化→變成液態→接著沸騰起泡→顏色開始轉黃

 

→出現焦糖的色澤和些微的苦味,這是焦糖化最美麗的時候,

 

再加熱下去就會焦黑且失去甜味了。

 

果糖焦糖化的發生溫度比蔗糖來得低,約在110℃。

 

如果你對烘焙溫度有其他限制(如麵糰中的含水量讓麵糰無法達到高溫),

 

可在配方中加入蜂蜜,會造成焦黃的效果,因為蜂蜜中最多的化學組成是果糖。

 

梅納反應 (Maillard reaction)

 

梅納反應會讓食物變成焦褐色,

 

產生大部分聞起來美味的揮發性芳香化合物。

 

如果少量的糖或澱粉(澱粉是由糖構成的)

 

與蛋白質或胺基酸(構成蛋白質的原料)一起加熱至140以上時,

 

就會發生另一種一連串的高溫化學反應也就是梅納反應。例如煎雞皮、烤雞。

 

過程中釋放許多氣味因子,並且產出類黑精與擬黑素,

 

也就是能夠把食物「炒香」、「上色」的原因。

 

所以無論是煎、炒、烤、炸,只要是加熱都能見到梅納反應的蹤跡。

 

焦糖化洋蔥確實有甜味,原因是除了梅納反應外,

 

加熱會讓某些澱粉分解成糖,然後糖真正焦糖化。

 

所以重點是

 

焦糖化應該保留給在沒有蛋白質的情況下,糖類的焦化過程。

 

當糖類或澱粉與蛋白質一起加熱時,

 

如洋蔥、麵包與肉類呈現的焦褐色是因為梅納反應,而不是焦糖化。

arrow
arrow

    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